鳳凰花開,畢業季節充滿希望、快樂,有著無限感恩,卻也帶點懷念。

花蓮慈濟醫院協調護理師施明蕙,上星期參加了兒子的國中畢業典禮,「他應該算是慈濟完全教育體系的小孩,因為從大愛托兒所、慈幼、慈小,然後到慈中,他也即將直升慈濟高中。」

做為一個媽媽,明蕙很高興孩子能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,「我是 28 年前,國中畢業就來花蓮念書,在慈濟護專畢業後,留下來在花蓮慈院工作。二十多年來,結婚生小孩,這當中我也從慈科大二技夜間部、慈濟大學護理研究所畢業,所以也參與了慈濟完全教育至少有一半的歷程。」

講起兒子,明蕙說他很安靜,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,因為他不多話,但是在謝師宴上,兩位懿德媽媽公開稱讚孩子會主動給她們夾菜,懿德媽媽很感動,但明蕙聽了很不是味道:「我聽了很生氣也很難過,因為他從來沒有夾菜給我吃。」

雖然這麼說,但明蕙笑笑的,應該有更多歡喜和安慰吧,因為品德最重要,孩子已經被潛移默化了。

在這同時,在器官捐贈中心做協調護理師的明蕙,想起五年前的一個故事。

2013 年 6 月 12 日,一個從外地來花蓮念書的大三女孩安安,下課途中被一部酒駕的車子撞成重傷。

她是個單親家庭,只有媽媽和一個姊姊。「媽媽這輩子只來花蓮兩次,第一次陪她入學報到;第二次居然就是接到這個不好的消息。」

可以想像安媽有多悲傷了,雖然煎熬、不捨,但是女兒這麼年輕,如果就這樣走了,其實身上的器官跟著她走也很可惜,「所以忍痛下了一個很勇敢的決定,幫她做器官捐贈。」安媽。

當時慈濟人陪著媽媽做完捐贈、辦完追思會,參加提早一年給安安舉行的畢業典禮。

安媽是做保險業,感情內歛,陪伴她的曾慶方一直關懷著,可是後來失聯了,「她開始被悲傷給淹沒,不接我們電話,就這樣一年、二年、三年…」

每次慶方經過那面生命之樹大愛捐贈牆的時候,看到葉片上安安的名字,都會跟女孩說:「妳看看妳媽媽,都不接我電話,妳可以幫我找找她嗎?我們真的很想她。」

終於在去年,第四年了,又站在這棵樹下,慶方又跟女孩說:「妳看,我打電話給她都不接。我告訴妳,我現在要打電話給妳媽媽,妳最好叫她接電話。」結果響了三聲,很訝異的,電話通了,原來這些年安媽辭掉了保險工作,開了一間蔬食料理。

慶方說要去看她,「不行,妳不行來,妳們再給我一點時間。」安媽光看到手機來電顯示,就受不了,就會想起女兒之前的狀況,所以她說:「再給我一點時間,或許明年妳們就可以來了。」

「明年」就是今年,也就是這個月、六月,慶方沒穿慈濟服,悄悄造訪安媽的店,一開始沒被認出來,她鼓起勇氣說:「我就是那個妳禁止來店裡的那位。」然後兩人抱在一起,開開心心的聊天,但都不提起對女孩的思念。

「其實我們知道,思念可以很長,悲傷可以很深,但至少看到她們回歸生活的正常軌道,她們可以忙碌可以微笑,這就是陪伴捐贈者家屬的過程中,最希望看到的。」

兩場畢業典禮兩樣心情,同樣是母親也同樣感恩!


20180615
撰文:福意
志工:吳碧華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