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有千萬種,哪一種是久久不忘,還能無限延伸呢?答案是「感恩」。

一位十多年前器官捐贈人的太太,帶著孩子來花蓮慈濟醫院,跟常住志工林蘇足感恩。「其實我都不認得了,太太也變了,好像比以前年輕,女兒也長大了,大學畢業在上班了。」

林蘇足每天在醫院忙進忙出,遇過這麼多人,怎麼記得十多年前的這位?她努力回想,捐贈者的女兒提醒蘇足媽:「爸爸肝病,在心蓮病房,您怎樣照顧他,我永遠記住。爸爸要往生前,您還要叫他捐眼角膜。他很想捐骨頭,但因為肝的關係,不能捐。」

這個女兒後來因此唸醫,要研究人為什麼會生病?酒為什麼傷肝?

蘇足記起來了,當時病人點頭同意捐眼角膜,可是他的媽媽在外面一直哭,蘇足媽就跟老人家說:「妳兒子從沒做過一件好事,常喝酒惹事讓妳傷心,兩顆眼角膜可以遺愛人間,不管是讓誰的眼睛看得見,都是功德。」

阿嬤後來點頭了。四十多歲的壯年,就因為肝硬化離開人世,留下一兒一女。

同一天的志工早會,中區志工涂淑玲也分享感恩的心情。

她女兒去年 6 月在高雄出車禍,到現在已經歷五次手術,「她開頭顱,所以現在左半邊沒有頭蓋骨。因為要裝鈦合金,頭皮不夠,所以割後背,縫了 131 針。」

年輕女孩出了這麼大的事總是不安,情緒起伏很大,親子間經常有口語上的磨擦,在大愛台工作的弟弟也會跟姊姊適時說上人的法。

涂淑玲開始細數,女兒從高雄車禍現場被送回台中,哪位師姊送餐,哪位師兄陪伴…說不完的感恩。「要法入心,每一句聽起來很容易,可是當我要做的時候真的很難,真的非常難。」

這段期間她照樣做志工,晚上還被法親們寬容,可以回家幫女兒洗澡。她又是一陣感恩。

德寋師父稱讚涂淑玲,由於有正向的念頭,帶給家裡也是正向的。這都是人生的過程,在法親關懷、陪伴,共同面對下,孩子會慢慢健康。

兩個故事都是用正向導善,再以善循環,每位志工都有改變家庭和他人的力量,「不要小看自己,人有無限潛能。」 

有慈濟人的關懷與陪伴,感恩說不完。


20180525
撰文:邱蘭嵐
記錄:吳碧華
美術:甘淑怡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