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校園步入職場,第一份工作很重要,但不少人一起步因為沒自信、沒經驗,慘遭滑鐵盧,很容易成了職場逃兵。

台北慈濟醫院副護理長張君瑜就坦白曾是護理逃兵,第一份工作才做了一個月就宣告失敗,離職了。後來到台北慈濟醫院,遇到臨床教師悉心指導、耐心陪伴,通過了試用期,到現在九年,也成為能帶新人的臨床教師了。

「九年,難免會遇到倦怠期,發現自己沒辦法突破,停滯不前,覺得焦躁不安。好在過程中遇到一些病人一些契機,讓我重新找到護理初衷。」

最近張君瑜照顧一個嚴重肝硬化的病人,常肝昏迷、意識變差住進醫院。

一般肝硬化的病人會因為代謝差,阿摩尼亞(氨)指數升高,隨著血液跑到腦裡,發作時躁動,不自主的口出穢言,甚至傷害到照顧的人,但這位大哥有驚人的意志力,每次頭腦開始混亂時,會一直脫衣服或扯掉尿布,當護理人員幫他穿好、清潔好,他都會說謝謝,說不是故意的,「每次聽到,心中就滿滿的不捨。」

跟王大哥熟了以後,知道他跟女朋友有一段曲折的愛情故事,雖然沒有實質的婚姻關係,但兩人相互扶持二三十年。王大哥對女友很不捨,怕他走了,女友沒人照顧。每次談到這些,就紅了眼眶。

後來團隊想出一個方法,讓他把對女友的感謝和不捨錄製成影片做紀念,跟王大哥說,之後就算人不在了,這份愛會一直存在。

王大哥對團隊有著滿滿的感謝,之後也順利出院了。

另外有個八歲的小弟,有第一型糖尿病,「這個年紀應該是在學校快樂的學習,因為有病,他必需在醫院裡學習自己打針、測血糖,然後勇敢的跟糖尿病共存。」

他媽媽是職業婦女,常常家庭、公司、醫院三頭跑,所以王小弟必需一個人待在病房,護理人員知道了,就會把他帶來護理站陪他寫功課、陪他玩,教他怎麼打針,有時候也會看著他吃飯、吃藥。

「其實都是一些小小的陪伴跟傾聽,在病人身上我重新找到護理存在的價值。同時我也在帶新人,在學妹身上看到滿滿的熱誠跟想法,也會重新點燃我的熱情。」

張君瑜的分享獲得德寋師父的回饋:「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在於賺多少錢,而是願意以失敗為成功之母,不放棄自己、克服困難。以臨床照護病人的經驗,和自己開展出來的方法,相信可以在護理生涯裡找到永續的熱情。」 

適時填補的燃料,讓愛的工作永不斷電得以永續!


20180525
撰文:邱蘭嵐
記錄:吳碧華
美術:江佩樺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