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 年 5 月號美國時代雜誌TIME,封面人物是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,因為她採用非常激烈、前所未有的「預防」方式,切除雙峰,引發一連串討論。

做為一個血液腫瘤科醫師,花蓮慈濟醫院朱崧肇每天都要陪伴著罹癌病人,在經歷診斷後,有些面臨復發,有些癌細胞轉移,甚至最後可能得陪病人做臨終照顧。

他常想,醫療科技進步,現在好多標靶治療,但最厲害的還是別讓疾病出現,那就是預防,但乳癌可以預防嗎?

在志工早會上,他引裘莉的案例,說明女性生命自主、身體自主,以及乳癌防治的最新觀念,讓大家各自思考。

裘莉的母親在 46 歲時罹患乳癌,她陪著她,從診斷、復發、治療到 56 歲離開人世,前後奮鬥十年。

她常對兒女描述這位未及謀面的阿嬤,有多美麗多智慧,裘莉的兒女也會問,媽咪會不會跟阿嬤一樣這麼早就離開?裘莉雖然說,不會,但也很擔心,因為她母親有BRCA基因突變,她也有,醫生告訴裘莉,未來可能有高達六到八成罹患乳癌的機會,有四成可能得卵巢癌。

於是裘莉選擇在 38 歲切除雙乳,後續引發很多討論,就叫安潔莉娜裘莉效應。這卻突顯出精準醫療對遺傳性乳癌的防治,扮演一定的角色。

乳癌有 90%是後天多重原因造成,只有 5-10%是遺傳。美國女性一生中約有 13%的機會得到乳癌,也就是 8 人中有一個。台灣罹病率 7.5%,也就是 13 人中有一人。

以流行病學來看,乳癌當然可以預防,就是遠離菸酒,多吃高纖食物,例如多吃素食、多運動,不要肥胖,「但這些老生常談,事實上也是最困難的。」

現代醫學太發達,有能力的人誰不希望透過最好的健檢,找出身體裡埋藏的炸彈,尤其現在進步到可以找出與生俱來基因上的缺陷!

朱醫師問大家,是不是只因為好奇,就去做基因檢測呢?「這就好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,事實上有很多不預期的事可能會產生。」

試想,原本健健康康的沒病沒痛,如果你只是一般健檢,或想去做精準醫學檢測,醫師就幫你測,一旦測出來真的有基因突變,你將如何面對這個不確定性?不會終日寢食難安嗎?

「所以打開潘朵拉盒子,必須要建立完善的諮詢團隊。」

針對高風險、有家族病史,要做精準醫療基因檢測,在打開潘朵拉盒子之前,一定要透過詳細的醫療諮詢,告訴病人:如果知道基因有問題,你可以選擇乳房外科或婦產科,經手術切除,或藥物,或嚴格監測等等,之後,再由病人或家屬決定,要不要做這項檢測。

預防醫學很重要,當前健檢盛行,還是有些人不喜歡健檢,甚至排斥健檢,也就是打開潘朵拉盒子的心態─何必為未知的疾病而每天擔憂?你也可以說他是鴕鳥心態,但畢竟個人命運個人擔,見仁見智。

20180109
撰文、記錄:魏玉縣
美術:程靜美
攝影:魏國林

 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