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健保普及,但想像不到,還是有很多人因為交通、經濟與心理因素,沒辦法就醫。

「病人不能來,那就由醫護同仁走過去。」這是慈濟人醫會的共同理念,台北慈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,也經常前往這些醫療邊緣人家中,不只看病,來幫忙打掃環境。

去年底,他跟就讀高中的兒子,和五位其他醫學院的醫學生一起去基隆瑞芳。

這天很冷,一位阿嬤記憶力不佳,聽看都不太清楚,窩在客廳裡,屋子裡塞滿了她認為的寶物。其實去的前一天,志工已經去打掃過了,不過還是滿屋子擁擠。阿嬤家很少人造訪,所以她很高興,看到大家來,就直唸著要唱白牡丹,所以歡喜陪唱也是服務之一。

陪伴過程中,才知道阿嬤行動不方便,非常需要透過醫療取得重大傷病、殘障手冊等資源補助,但她女兒經常上大夜班,雖然也很擔心很牽掛著老母親,可就是沒辦法沒時間陪她去醫院,所以這次透過居家醫療,幫阿嬤完成這項服務。

另一個三十幾歲的大男生,十多年前讀國中時,目睹家中悲劇發生,從此精神狀況有問題,被叔叔帶大,每天在家遊蕩。李嘉富湊近了問他:「醫師帶你到醫院住院,幫你處理,要不要?」他居然會搖頭,李嘉富再問:「如果醫師幫你開點藥,讓你吃,要不要?」點點頭,微微笑。

  

站在一旁的實習醫生在義診過程中,這才發現,喔,原來在醫院看到的,跟社區看的截然不同,有這麼多實際需要,卻沒辦法就醫的人,尤其精神科的病人還滿多的,他們都說:「在居家往診中,看到醫院外面的世界。」

前兩天,兒子也忽然跟李嘉富說:「爸爸,原來還有這麼多苦病的家庭。」

李嘉富想到,這就是證嚴上人說的:「跟著去看、去做、去感受,勝過平日講一百遍大道理。」

見苦知福、惜福,證嚴法師讚歎李嘉富醫師如此發心,帶著年輕人親眼看看人間疾苦,不只看透身心病,連家庭的環境病也看透透,這是真誠的教育。

20180103
撰文:邱蘭嵐
記錄:曾美雪
美術:甘淑怡
攝影:陳李少民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