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伴孩子做家事,培養孩子的責任與自信,就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。

──生活教養專家 蔡穎卿 

生活教養專家蔡穎卿,出版過好幾本教養書籍。她認為,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四件事: 溫和、關懷、紀律、工作。所以, 不論是學校或家庭, 應該將這些觀念變成行動, 那必然就是一個好的學校、教室,一個好的家庭。

她去演講時,有家長問起:「孩子高二了,社團和功課都很忙;我知道生活教育很重要,但到底要不要堅持?」蔡穎卿回答:「道理很簡單。如果有一個孩子功課很好,又能自己洗便當盒,就會贏過功課很好,但不洗便當盒的孩子,社會就是在找這樣的人。」家長應該要有一種觀念,不要把所有生活教育拿掉,只讓孩子專心讀書。
也有家長會問蔡穎卿:「孩子到底幾歲才可以拿刀?我回答:「你現在不讓孩子做,孩子十八歲時,再罵他連煎個荷包蛋都不會,請問到底是誰害他?」道理其實很清楚,只是我們不願看清楚而已。

「任何孩子如果只體驗,卻未養成每日做的習慣,家事教育沒有做到像彈鋼琴般變成肌肉反應,孩子優勢在哪裡?我十二歲就到臺北,進入聖心女中就讀。環境對我有很大衝擊,可是我不會害怕;原因是家庭教育給我的踏實感,讓我知道如何面對生活。

生活聽起來有些時髦;其實,在《孟子‧盡心篇上》就說:民非水火不生活。生活的事,其實就是柴、米、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茶、打掃、居住等生活教育。在培養孩子之前,父母更應該培養自己,做個『好大人』,把狹義的父母愛,擴大到每一個孩子。

你無法得知你的孩子將來結婚時究竟會和哪一家的孩子碰在一起,所以,每一個人都要很好,這就需要有『好大人』的教導。每一個孩子都是社會共同的資源,是一個生命階段、是我們的過去,我們則是一群孩子的未來;所以,我們只有一個責任,就像接力賽,接了棒子我們就跑,好好地跑,然後傳給下一棒。」

「有些家長,如果孩子沒當班長,就會想是不是老師偏愛別人的孩子。這完全想錯了!為什麼?因為,將來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了,他需要的是另外一個當醫生的孩子;你孩子做的工作,是要去服務另外一個人。這個世界是互相效力的,所以每個人只能有一種心情,就是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,然後要善待他們。我們更要嚴格檢視自己,但不小看自己;因為,當一個『好大人』其實非常需要勇氣。

我們這些工夫不會白費的。因為,將來你的孩子不管要娶誰、要嫁誰,你都知道這兩個家庭合起來會更好;那時候,你可能就會瞭解『好大人』和『好大人』的意義是什麼了。」

●本文摘自蔡穎卿受訪之【靜思書軒心靈講座】閱讀與生活相遇(上)閱讀與生活相遇(下)

●更多精采好文,歡迎點入閱讀【名家講堂】